手术原理
手术遵循了人体痔疮的形成机制,依照痔疮的生理病理结构设计而成,旨在纠正痔疮的病理生理性改变,有选择地切除脱垂、冗长的直肠粘膜,而非将肛垫全部切除,保留了正常的肛垫及粘膜桥,可以减少手术创伤,非常大限度维护肛门的精细感觉和收缩功能,尽量减少术后肛门不适,缩短治疗时间,使痔疮手术更加创口微小化。
泉州医博医院院长任明德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到:“方法是目前治疗痔病的非常新方法,它是在PPH方法的基础上,对原有的术式进行改良,其特点是手术操作简单,术后疼痛轻微,并发症少,恢复时间短,周期佳,患者满意度高的一项肛肠创口微小方法。”
方法的对比优点
方法是以 “分段齿形结扎术”为理论基础,发挥其合理的保留皮桥、粘膜桥的部位和数量,及结扎区呈齿形分布这一优点,结合PPH术使用吻合器切除下移肛垫上方粘膜、粘膜下组织,是传统医学在肛肠外科创口微小治疗痔病领域的有益结合。
1、手术运用特制的肛门镜形成不同的开环式的窗口,只暴露有痔区的粘膜,针对性更强。
2、手术采用分段切除吻合的办法,可以间断的保留正常的直肠粘膜,可有效预防术后吻合口狭窄。
3、手术植入的钛钉的数量少,可能降低术后钛钉引起肛门的不适感。
方法治疗优势
创口微小微痛方法是在PPH方法的基础上研发而成,治疗时有效切除脱垂部分的痔上黏膜,非常大地保留肛管直肠齿状线附近粘膜及肛垫的完整性,保留正常粘膜桥,非常大限度的维护了肛门的精细感觉和收缩功能,减少了手术创伤。
可根据痔核的数量和大小,调节痔上黏膜切除范围,具有保险、可控、达到良好的治周期果。
是痔病创口微小方法的继续和延伸,具有创伤小、术后疼痛少,好得快、术后并发症及反复率极低的优点。经临床近1000例的治周期果评估和术后跟踪,治疗全程患者几乎微痛,术后恢复很快。
方法适应症
Ⅱ~Ⅳ度内痔、混合痔、环状痔、严重痔脱垂、脱肛等都有着理想的治周期果。详细:单痔脱垂或单团块组织脱垂、两点式痔脱垂或双团块组织脱垂、三点式痔脱垂或多团块组织脱垂直肠前凸或直肠黏膜脱垂,及各种肛管、直肠脱垂性疾病。【点此拨打电话0595-68312120咨询医师】